什么是“双相障碍”?
双相障碍,在精神障碍疾病分类中与抑郁症同属心境障碍。这是一种比抑郁症更复杂的重性精神疾病,复发率与自杀率都更高,有着抑郁和躁狂两个面向。患上双相障碍的人,自己都无法掌控情绪的轨迹和方向,也永远不知道,下一刻撞向他们的,会是难以言说的低落还是毫无理由的暴躁,抑或莫名其妙的兴奋。
双相障碍的发病,遗传因素起了一定作用。
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症状
双相障碍的命名源于该病兼有两种情感的极端状态或者是两极—抑郁状态和躁狂状态。
大多数双相障碍可归类为:
双相障碍I 型:患者有至少一次重躁狂发作(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社会功能或伴随妄想),并通常有重性抑郁发作。
双相障碍 II 型:患者有重性抑郁发作,至少一次较不严重的躁狂(轻躁狂)发作,但没有重躁狂发作。
不过,有的患者虽出现类似于双相障碍的发作,但既不符合双相 I 型也不符合双相 II 型的标准,这种发作可归类为待分类的双相障碍或环性心境障碍 ( 环性心境障碍)。
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关系
一般抑郁症更多是持续的情绪低落,而双相障碍患者会游走在情绪两级(抑郁-轻躁)。
轻躁时可能会心情异常兴奋,觉得世界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,觉得自己能力很强,别人都赶不上自己。觉得自己很喜欢和别人交往,喜欢帮助别人做很多事情,有时候又会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,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做一些比较冲动的事情!并且自己感到精力很旺盛,睡眠也会减少,一天只要睡很少的时间(3-4个小时甚至更少),而躁狂一段时间后,等待而来的就是下一次抑郁,躁时越狂,郁时越低落。
如何分辨双相?
双相障碍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疾病,极易与其他多种精神疾病相混淆。比如,很多患者以抑郁起病,其症状和抑郁症几乎没有区别,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;也有一部分患者,因其躁狂的表征,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。据欧美国家资料显示,双相患者平均发病8年才能得到确诊。
临床上,很多人(包括医生)都苦恼双相的诊断,因为在躁狂发作期有人觉得自己没问题,只有等到抑郁时才会主动求助,这个时候医生也疏于了解容易诊断成抑郁症。
由于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不能单独借助于实验室检测,主要依赖于对病人的观察。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有情绪反复无常的表现,可从以下4个方面初步判断他是否有双相障碍的可能:
1、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。抑郁发作时,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,提不起兴趣,全身乏力,消极自卑,脑子反应迟钝等;躁狂发作时,反应敏捷,言语增多,滔滔不绝,自我感觉良好,爱管闲事,行为鲁莽冲动等。
2、抑郁表现持续时间两周以上,躁狂表现持续一周以上,并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。
3、职业、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,病人感到痛苦或给别人造成麻烦。比如,难以维持学业,无法继续工作等。
4、需要排除某些躯体疾病及用药等引发的情绪反常。患者必须达到躁狂或者轻躁狂的发作症状,大约有三到四条。比如说心境高涨,精力充沛,活动增多,社交活动也增多,然后说话多,睡眠需求减少,自我评价高,再就是持续时间,至少是4天。
并不是得了双相障碍就永远不能变回正常人了,只要患者正视自己,经过正当的治疗,健康的应对技巧,稳固的支持系统就能够有效的管理症状从而更好的生活。